分享  
主頁 > 有用資料 > 地產新聞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9年1月7日
【蘋果日報】稱,陳茂波研助首置客,按揭有望放寬,議員:推實力差者接火棒。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還強調不會為樓市「減辣」,昨日於其官方網誌表明,會研究為有能力供款但首期不足的上車客尋求解決方案。雖然陳未有講明具體措施,但政界、地產界及銀行界相信,大概離不開放寬按揭保險制度,以及放寬按揭成數兩大招數;有民主派議員對放寬按揭成數有保留,擔心會令一些經濟實力較差、對樓市抗跌力較差的巿民「接咗火棒去托住個市」,認為負責任的政府應繼續推行遏抑樓市措施。

【星島日報】曰,洪水橋早留地底空間,倡建鐵路連接前海。《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除了造地興建房屋,亦會打造為本港第三個商業核心區(CBD3)。不過,卸任規劃署署長後仍一直關心本港長遠規劃的理大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的凌嘉勤,考慮到大灣區概念正在興起,加上早在洪水橋新發展區預留的高新科技和物流的用地,需要時有機會轉換成商業用途,故近期向港府提交意見書,促請當局提升該個新發展區的發展定位,至「新界北核心商業區」(CBDN)的層面。他亦透露,擬於未來洪水橋市中心增設的港鐵站,站前廣場地底其實早已預留足夠空間,能多建一個轉乘鐵路站,倡議港深兩地適時進行聯合研究,探討以跨境鐵路連接洪水橋至一水之隔的前海。

【信報】指,放寬樓按理順流轉,勿與托市混為一談。經濟總有周期起伏,為預防急升暴跌引發風險,財金政策中有所謂逆周期措施,在上升周期遏一遏,到下降周期則鬆一鬆,務求平抑波動。不過,這類調控措施有一個通病,就是推出容易,想退出則困難,一來時機須恰到好處,太早或太遲都會惹人詬病;二來容易引起政府托市的聯想。本港樓市實施逆周期措施多年,也面對上述難題。隨着樓價自去年高峰回落,市場氣氛及市民心態改變,部分阻人買樓的逆周期措施確有修正空間,惟目標應是優化而非為托市,政府要小心拿捏,市民也要懂得分辨,勿神經過敏。

【文匯報】報導,港今年危機四伏,樓市最關鍵。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但一石激起千重浪,漣漪陸續蔓延至環球金融市場,外界亦開始重新審視貿易戰對本港經濟影響。2018年本港經濟仍稱得上穩中向好,但危機乍現,波動頻生,踏入2019年,面對眾多正持續發展的不明朗因素,「逢9必變」又會否應驗?有分析師則認為,雖然2019年變數多,但內需保持強勁,本港經濟或將回復至常態增長。

【明報】謂,十大屋苑估價挫,嘉湖一季跌近兩成,業界:銀行隨市况調節,難再「估凸」價。隨着樓價回調,多個大型屋苑估價回落速度亦加快。本報翻查十大屋苑去年第四季估價表現,60個個案中,逾九成單位估值跌幅介乎10%至18%不等,其中上車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跌幅最勁,個別單位一季估值下跌近兩成。業界人士認為,若樓市持續下行,去年初「估凸價」的情况今季難以再現。

【東方日報】指,經紀促減印花稅政府企硬Say No!面對港股市況轉趨波動,有愈來愈多小型基金因為要「轉身快」,選擇在交易成本較低的美國買賣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市場再度有聲音要求政府調低股票印花稅。據悉,近期有業界向金融發展局力陳檢討股票印花稅的理據。不過,政府回應本報查詢時重申,無意調整股票印花稅。

【晴報】報導,研放寬按揭,助首期不足上車客。樓市連跌4個月,微跌約7%。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連日來「放風」,指會在合適時機考慮放寬按揭成數,昨指若在不影響樓市及銀行體系下,會研究協助有能力供款、但首期不足的上車客,前提需符合4大因素,包括樓價下跌幅度及速度,惟強調不會「減辣」。倘放寬按揭成數,以450萬樓價為例,每月供款將增數以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