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頁 > 有用資料 > 地產新聞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3年1月17日
【信報】謂,《施政》多虛招樓瘋恐再現。行政長官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終於出爐,市場一直期盼有具體有力的房屋和土地措施,紓緩市民置業之困,惟報告集中空泛長遠規劃,本屆政府任內則新招欠奉。業界相信,新供應依然緊絀,若外圍情況不突變,樓市難以回軟,今年樓價隨時再升一成。房屋和土地篇幅佔整份施政報告近五分一,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措施逾20項。

【太陽日報】報道,CY拋10招上樓有排等。行政長官梁振英昨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房屋問題是重頭戲。他提出十招增加短中期房屋土地供應,預計至二○二○年合共可以提供逾三百公頃土地,可興建十二萬八千七百個單位,市民上樓恐怕有排等。其中一招是破天荒交由地產商以「全包宴」式發展四幅靚地,包括興建基建設施和公營房屋,希望可以加快發展步伐。

【星島日報】指,十招增300公頃住宅地。特首梁振英昨日發表上任後的首份《施政報告》,針對本港土地日益短缺,提出「十招」增加短中期的房屋土地供應,希望可於二○二○年前,額外提供三百公頃的住宅用地,提供超過十二萬八千個的單位。港府消息表示,當中部分用地或可趕及在未來五年內推出「應市」,原定作出規劃的土地中部分亦可提升地積比率,令未來的房屋供應量,可高於原來規劃的每年四萬個。然而,梁振英未能承諾,樓價在他任內會下調。

【明報】指,港大教授鄒廣榮﹕絕版「發水樓」投資價值高。揀樓向來以實用率高最受歡迎,隨着二手樓統一以實用面積計價,屋苑呎價有劃一標準,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主任鄒廣榮教授認為,實用率高再不擁有優勢,相反實用率低的「發水樓」更具吸引力,由於政府限制興建發水樓,擁有大型會所及大露台的發水樓頓成LimitedEdition(限量版),因此「投資者要揀發水樓」。此外,鄒提醒低息環境不一定維持至2015年,港樓已透支將來經濟復蘇的利好因素,現時入市宜三思。

【東方日報】指,搵地好勤力,供應無把握。在市民心目中,房屋問題絕對是重中之重,因此昨天發表的施政報告,用了大篇幅講房屋及土地供應。政府連番推出辣招壓抑置業需求,用意是叫人不要現在一窩蜂去搶,靜候未來土地供應增加,住宅落成量便會上升。不過,觀乎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除了遠水難救近火之外,有無把握找到足夠土地增加房屋供應更是疑問,市場的即時反應已說明一切。

【新報】稱,地產界認同可穩定樓價。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認為增加更多地皮及供應是好事。他指,未來一段時間有逾10萬個單位供應,供應相當充足,相信市場不會抱急於入市的心態,有助穩定樓價,讓更多市民可以置業。

【文匯報】指,學者讚規劃長遠「10年後樓價無憂」。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劉國裕指出,公屋輪候冊已累計逾21萬宗申請,即使減去約6萬個35歲以下單身申請者,仍有逾15萬宗申請,加上近年輪候冊宗數每年增加數萬宗,增幅十分大,即使5年後,每年公屋供應量大幅增加三分之一,亦未必可應付需求,認為「(2018年的公屋供應量)每年應不止2萬,要再多些」。長策會成員兼經濟學者關焯照指出,土地供應短期彈性低,「(土地)難以即時變出來」,但認為政府做好規劃,「中長期(供應)多了很多,10年後不用再擔心樓價」。

【成報】稱,7招增資助房,10招增土地。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以長達10頁篇幅論述房屋政策,梁亦承認房屋問題將繼續是施政焦點所在,所以在中短期措施方面,便有7招資助房屋供應,10招增加土地供應,預計5年內可將公私營單位供應數目,由過去約12.4萬個,增至約19.4萬個。

【爽報】指,發展商營造搶貨現象,新盤料唧牙膏式開賣。施政報告昨日出爐,未有就房屋供應緊張而即時提出紓解措施,相信發展商會趁市道轉趨明朗,陸續展開今年賣樓大計。不過,市場預期新盤市場不會一下子傾巢而出,推售單位將以「唧牙膏」方式開賣。

【蘋果日報】說,興建人工島,發展地下城,拓土地方案被轟假大空。參選特首時聲言有新招開拓土地供應的梁振英,在首份施政報告拋出跨海入地新方案,包括建海中人工島、修地下商業城,又誇口要在新界北部發展一個26萬人口的新市鎮。學者、保育人士及環保團體也批評方案「假大空」,質疑梁振英為實現長官意志「盲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