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日報】指,居屋禁售期縮至10年,公屋聯會:足阻炒賣。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通過一系列措施,以協助市民循房屋階梯上流。措施包括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起,增加1,000個配額,其中500個給予40歲以下家庭或一人申請者;放寬新推售資助出售單位於公開市場轉讓的限制年期,由15年降至10年;明年推出的新一期居屋,綠白表比例調升至5:5等。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昨日表示,現在是合適時機縮短居屋出售限期,房屋屬於資產,適當時機放售可以讓市場有更多選擇,不擔心會造成炒賣風氣,認為業主都是自用為主,家庭經濟狀況改善或換樓,才會考慮出售。
【文匯報】報導,銀行減息帶動,樓價向上不變。貿易戰陰霾重回,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本港樓價亦單周回軟。反映二手樓價表現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0.35點,按周跌0.67%,是反映10月13日中美貿易戰升溫,拖累恒指失守26,000點關口當周市況。中原分析指,隨着10月底銀行再次減息,加上中美元首會面達成重要共識,買家入市信心增強,樓市成交持續活躍,短期樓價升勢不變。
【大公報】言,新世界元朗項目年內動工,提供700伙。新世界(00017)及華潤集團合作發展的元朗南第1期(前稱龍田村項目第4期),早前完成換地程序,補地價金額4.45億元。該項目地盤面積約5.59萬方呎,於去年中獲屋宇署批出1份純住宅發展圖則,在兩層地庫之上,以組裝合成技術興建兩幢25層高住宅大廈,可建樓面約27.95萬方呎,即每呎樓面補地價約1592元。
【明報】稱,上商:地產有好轉迹象,市場買賣增。香港商業地產貸款質素近年惡化,上海商業銀行行政總裁林永德認為市場開始有好轉迹象,他指市場活動開始回復,例如有地產商成功再融資、以新債置換舊債的交易等,是好的先兆,「最重要市場一定要活,如果市場不買不賣就很難辦」。另外,他亦見一手和二手市場買賣增多,發展商開價亦有上調,雖然難料何時見底,但已見出現正面數據。
【信報】稱,呎價逾萬綠表居屋買賣9年低,首十月8屋苑38宗,康山僅一單。居屋「身價」近年暴跌,呎價逾一萬元的未補地價交易銳減。本報統計8個市區居屋屋苑,今年首10個月錄得共38宗呎價逾一萬元的未補地價成交,宗數按年劇減逾五成,佔同期8個屋苑總成交的比率31.9%,無論宗數或比率均見9年新低。其中鰂魚涌康山花園期內更只錄一宗呎價逾一萬元的未補地價交易,按年急挫近90%。
【星島日報】曰,屋苑預約睇樓按周升1.6%至2.5%。連環減息效應帶動市場氣氛持續向好,同時中美緊張貿易關係降溫,買家信心有所增強,用家及投資客均四出覓盤,屋苑預約睇樓量持續上升。綜合各大物業代理數據顯示,各大指標屋苑周六及日預約睇樓量,按周上升1.6%至2.5%。
|
|
|